语文的问题啊``快啊``在线等啊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7 23:52:13
孔子说“四十而不惑”,你怎么理解惑的

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 心所欲,不逾矩。」

【注释】

有:同“又”,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“有”字,而不用“又”字。“十有五”即“十五”,古人十五岁为入学的年龄。“立”:自立 “不惑”:不迷惑 “天命”:上天的意志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立志学习,三十岁学成自立,但很多事情是到四十岁才明白。五十岁时,我知道万事都有天命,六十岁时,什么话都能够听进去,到了七十岁,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。”

【读解】

与其说“人到七十古来稀”,不如说“人到七十万事休”。表面上看,圣人似乎说人到七十已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,但实际上,这种“自由”,这种“从心所欲不逾矩“是以欲望的消退为代价而换来的。也就是说,人到了七十岁,还有什么呢?即使随心所欲,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,更不要说有什么超越法度和越轨的行动了

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,由于阅历的积累,对很多问题都没有疑惑了

这里的“惑”
就是 对人生 对命运 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
人到40岁 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成熟的时期
在这个时候 对于人生 命运 生命的意义 自己应该有的作为
人们已经 有了 明确的认识和透彻的理解
所以 这个时候的人们 就应该 “不惑”
不在为生活 感到 困惑!!